首页

女王 sm网站

时间:2025-05-28 19:28:12 作者:从“黑金”到“绿能” 中国资源型城市重塑发展路径 浏览量:61767

  中新网吕梁5月28日电(记者 左宇坤 李雨昕)当驾车穿行在山西的高速公路上,很难不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——阳光下,光伏面板如海浪般起伏延展;山丘之上,成排风机在风中缓缓旋转。很难想象,这里是中国最重要的煤炭产地之一。

  在“双碳”目标驱动下,能源领域的绿色转型加速推进,中国一批资源型城市正在向绿前行。以山西吕梁为代表的能源城市,正在进行一场从“黑金”向“绿能”的深层变革。这不仅关乎地方发展路径的更新,也为全球资源城市的绿色转型提供了全新样本。

  图为鑫岩煤矿(无人机照片)。杨昊泽 摄

  从“乌金”到“绿金”:传统认知的重塑

  煤炭是工业文明的基石。即使在清洁能源快速发展的当下,国际能源署(IEA)预测2024年全球煤炭消费仍将达87.7亿吨,连续三年创历史新高。对于广大发展中经济体而言,如何兼顾能源安全与低碳发展,仍是一道现实难题。

  一些西方国家在加快部署可再生能源并减少对煤炭的依赖上,已作出有益尝试。以德国为例,作为欧洲最大的煤炭消费国之一,德国政府规划到2038年完全淘汰煤炭,并出台多项激励政策推动风电、光伏替代。尽管在“退核”与能源危机背景下,燃煤发电阶段性反弹,但2023年,风能已首次超过煤炭,成为德国最大的电力来源。这一转变表明,清洁能源的结构性替代虽非一蹴而就,但路径已然可见。

  转回国内,山西作为中国传统能源大省,也正在经历煤炭能源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变。这个曾因“点亮全国一半的灯”而名声在外的省份,认识到转型发展不是推倒重来,而是一个整合、提升、深化、创新的过程。山西的优势在煤,潜力和希望也在煤。

  作为全国最大的优质主焦煤基地、焦化产业基地,吕梁正探索改变“一煤独大”局面。除关停焦炉外,借助煤炭拓宽新的产业链条,让焦煤化身为更多种类的化工产品,让焦炉尾气提纯的氢气推动氢能产业链落地,能源转型已从认知层面向现实路径过渡。

  “吕梁是煤炭的重要产区,但来到这里,如不特意提醒,无论是从空气质量还是市容市貌上看,大概不会想到这是一个煤炭城市。”清华大学能源转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何继江表示,这是吕梁能源转型取得阶段性成果的一个标志。

  从“煤海”到“云海”:数字驱动的新路径

  能源数字化是全球趋势。能否与数字技术融合发展,将是未来能源产业性能和效率提升的关键变量。

  走进吕梁东义的鑫岩煤矿调度中心,一张巨大的电子屏实时显示着井下的采煤场景,工人轻点控制按钮,井下输送机、转载机、破碎机、采煤机等设备依次启动。得益于5G赋能,井下的安全生产状况和设备的运行状态一览无遗。

  鑫岩煤矿智能办主任周浩介绍,从地面的5G数据中心机房到井下的主干节点有光缆连接,通过井下55台基站、地面4台宏站实现作业区域5G信号全覆盖,矿用手机到井下,不换卡就可实现5G通讯网络通话、视频无卡顿。

  数字化正引领“煤海”向“云海”蜕变。当前,鑫岩煤矿还在不断探索适用于煤矿的5G应用场景,已经完成与智能综采、智能快速掘进、巡检机器人、轨道电机厂无人驾驶等11个智能化子系统对接。

  在煤炭开采过程中,伴生的大量煤矸石已成为制约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难题。数据显示,中国煤矸石年排放量高达8亿吨,但综合利用率甚微,煤矸石的高效治理与资源化利用迫在眉睫。

  鑫岩煤矿的采选充一体化项目,设计年充填矸石能力达100万吨,从“矸石不出井”到“出井也是宝”,煤矸石等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已经成为高附加值的新产业,为“绿色闭环”提供了典型样本。

  数字技术、清洁技术和材料技术的融合,正重塑煤炭产业形态。打破了“傻大黑粗”的刻板印象,为安全生产、资源循环、高效调度提供全新支撑。

  氢能重卡。中新网 李太源 摄

  从焦化到氢能:构建绿色新引擎

  在吕梁孝义,一辆辆氢能重卡整装待发,驶向目的地天津港。这些重卡每行驶700公里可减少碳排放84公斤,成为运输领域的“低碳样板”。

  1.6亿吨煤炭储量、3800万吨焦化产能、35亿立方米非常规天然气产能,为吕梁大规模制氢提供重要支撑。

  落户在吕梁经开区的企业已经实现膜电极催化剂自主研发。吕梁澜起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正源介绍,2025年公司将交付数百辆氢能重卡,加强上下游企业合作,助力吕梁成为重要的氢能产业基地。

  在“煤-焦-化-电-氢”的全产业链生态建设下,吕梁下一步将加速建设千亿级的氢都,力争到2030年制氢能力突破50万吨,产业链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。

  “吕梁的能源转型创新,具有需求驱动、场景驱动的综合性特点,充分结合了本地特色。”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副院长、数字化转型研究室主任高峰表示,未来吕梁可以结合现有优势,持续探索产业链延伸,聚集能多能源企业。

  从资源依赖到多元突围:多地探索转型实践

  吕梁的绿色转型并非孤例。在中国多个传统资源型城市,类似的变化正在同步展现:内蒙古鄂尔多斯聚焦“风光氢储”一体化模式,建设世界级氢能产业高地;陕西榆林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,形成煤—甲醇—烯烃等多条产业链;黑龙江鹤岗、七台河等地则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和康养文旅,探索从资源依赖型经济向多元化发展的转型路径。

  这些路径各有侧重,但共同指向更高效、更可持续、更具抗风险能力的能源和产业体系。在山西,不少企业还将绿色技术经验“出海”印尼、泰国、津巴布韦等国家,为发展中国家伙伴在全球能源结构调整中提供“中国方案”。

  站在煤堆上重构未来,曾经“靠资源吃饭”的中国城市,正逐步走向绿色、数字、可持续的发展轨道。绿色转型不是对煤炭的简单否定,而是通过认知、制度和技术的迭代,让传统能源以新的形态继续服务经济社会发展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从于成龙出生地到初仕地 山西方山赴广西罗城交流廉政文化

在王运贵看来,钟祥生态资源优越,长寿文化深远,正逐步建设长寿食品基地、长寿旅游胜地和长寿养生福地,擦亮世界寿乡的城市名片。(完)

“超级光盘”诞生 我国在光存储领域获突破性进展

“希望更多人喜爱上海阳大秧歌,一起传承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。”在海阳市文化馆馆长冷平看来,大秧歌承载着民族的文化和记忆,凝聚着海阳人的智慧,经过几百年的世代创造、传承和发展,已成为展现海阳传统文化风貌的文化精品。

10月或将有1个热带气旋影响海南省

中国国际数字产品博览会、世界人工智能大会……越来越多的互联网领域国际交流活动在中国举办,国际社会借助其在网络空间共享创新成果。

今年截至8月底中国生产安全事故总量和重特大事故均同比下降

今年44岁的何少平2021年在县政府的帮助下,在夏层铺镇高家村建起一个500平方米的黑山羊养殖场。他通过收集农作物秸秆作为饲料,不仅降低了养羊成本,还解决了废弃秸秆的回收难题。

山洪来临怎么办?这份避险指南请收好

他表示,在房地产融资状况改善。6月末,全区房地产贷款余额410.95亿元,同比增长11.31%,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6.32个百分点。同时,在聚焦重点企业、重点领域、重点区域,切实提升跨境人民币业务质效。上半年,全区跨境人民币业务收付金额超过6亿元。其中,新增办理跨境人民币业务市场主体13户、收付金额5478.87万元;旅游服务项下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3640.67万元、同比增长超过25倍;西藏与东盟国家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9605.51万元、同比增长超过27倍;西藏与尼泊尔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1368.36万元、同比增长近3倍。(完)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